及祿
基本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后以“及祿”指得官。 宋 梅堯臣 《送信安張從事吉甫兼及白使君》詩:“憐君能及祿,過我苦言歸?!?/p>
成語(Idiom):及祿
發音(Pronunciation):jí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追求功名利祿,追逐權勢和財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及祿是由“及”和“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及”表示追趕、追求,而“祿”表示官職、俸祿。整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人們追求功名利祿,追逐權勢和財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那些為了追求權勢和財富而不擇手段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關心自身利益而忽視公共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場。古代社會中,官員的地位和收入往往與他們的官職等級相關,因此,許多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官位和更多的俸祿而不擇手段。及祿成語正是形象地揭示了這種追求權勢和財富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及祿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及”是動詞,“祿”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權勢和財富,不擇手段地謀取官職,真是個典型的及祿之徒。
2. 這個公司的高層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完全是一群及祿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及祿”這個成語與追求權勢和財富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圖像,例如想象一個人拼命追趕著一輛滿載金銀財寶的馬車,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功名利祿”、“權勢富貴”等,以加深對追求權勢和財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喜歡當班長,總是爭先恐后地去做值日生,真是個及祿之徒。
2. 初中生:我覺得一些明星為了追求名利,不擇手段地去炒作自己,簡直就是現代社會的及祿之徒。
3. 高中生:在中國古代,官員為了追求更高的官職和更多的俸祿,不擇手段地爭奪權勢,被稱為及祿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