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造物弄人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wù nòng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讓人難以預料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物弄人這個成語源自《莊子·外物》:“盜跖之足,非足也,是禽獸之足也;曾參之耳,非耳也,是禽獸之耳也。是禽獸之耳也,故曰造物者弄人。”這句話表達了事物的變化常常出乎人們的意料,就像是上天在玩弄人類一樣。因此,造物弄人成語形容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讓人難以預料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造物弄人常用于形容人生的變化和無常,以及事物發展的不可預測性。可以用于描述人生中的困境、突發事件或意料之外的結果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盜跖的人,他的腳像禽獸的腳,耳朵像禽獸的耳朵。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造物主創造了一個人,卻給他賦予了禽獸的特征,從而顯示了造物主在創造事物時常常出人意料的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造物”,謂語為“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發展真是造物弄人,前景一直不明朗。
2. 他的人生經歷是一個典型的造物弄人的故事,充滿了意外和波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造物弄人”這個成語與意外和不可預料的情況聯系起來,想象造物主在創造事物時不按常理出牌,玩弄人的命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天造地設”、“變幻莫測”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作文竟然獲得了一等獎,真是造物弄人啊!
2. 初中生(13-15歲):我原以為會考砸了,結果居然考了個滿分,真是造物弄人的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我原本以為自己不會被錄取,沒想到最后被一所名校錄取了,真是造物弄人的結果!
4. 大學生(19歲以上):我本來以為這個項目會失敗,沒想到最后竟然成功了,真是造物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