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抗
基本解釋
抵抗。《晉書·王濬傳》:“ 濬 自發 蜀 ,兵不血刃,攻無堅城, 夏口 、 武昌 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 三山 。”
英文翻譯
1.anchorage
成語(Idiom):支抗(zhī kàng)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k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決抵抗、反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抗是由“支”和“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支”表示堅定、支持,“抗”表示抵抗、反抗。支抗形容一個人或一個集體在面對困難、壓力或敵對勢力時,堅定不移地抵抗、反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支抗多用于描述個人、集體或國家在面對困境、壓力、敵對勢力等情況時,堅定不移地進行抵抗、反抗的行為。可以用于表達對于不公正待遇的抗議、對于壓迫的反抗、對于困難的堅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支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兵法。在古代戰爭中,如果一方軍隊在敵對勢力的進攻下能夠堅持抵抗,不退縮不投降,那么就被稱為“支抗”。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在各種困境中堅定不移地進行抵抗、反抗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艱難困苦時,我們要勇敢支抗,永不退縮。
2. 這個國家的人民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壓迫,但他們一直在堅定支抗,為自己的權益而奮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支抗”這個成語的發音和意義,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時,用手臂支撐著身體,堅定地抵抗、反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抵抗、反抗運動,如義勇軍抗日戰爭等,以及現代社會中的抗議、反抗運動,如學生運動、工人罷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勇敢支抗欺凌,保護自己的權益。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們要堅定支抗,努力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我們要支抗不公平的制度,爭取平等的機會。
4. 大學生:大家要團結起來,支抗不合理的政策,為自己的權益爭取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