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國畫的一種畫法;純用線條勾畫;不加彩色渲染。
(2) (名)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風格。
[構成]
偏正式:白〔描
[例句]
白描畫。(作定語)這幅畫用的手法是白描。(作賓語)白描是繪畫中常用的手法。(作主語)
英文翻譯
1.{美術} line drawing in traditional ink and brush style
詳細解釋
◎ 白描 báimiáo
(1) [trational Chinese drawing with ink and brush]∶國畫中指純用墨線勾勒,不加顏色渲染的畫法
(2) [simple,straight forward style of writing]∶指文字簡潔,不加烘托渲染的寫作方法
(1).國畫技法的一種。用墨鉤勒輪廓,用水墨渲染,不設色。多用于人物、花卉。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四:“ 趙孟堅 ,字 子固 。善水墨白描水仙花、梅、蘭、山、礬竹、石,清而不凡,秀而雅淡,有《梅譜》傳世。”《紅樓夢》第八九回:“二人身旁邊略有些云護,別無點綴,全仿 李龍眠 白描筆意。” 清 趙翼 《題九蓮菩薩畫像》詩:“著色生綃 閻立本 ,白描神筆 李公麟 。”
(2).文字平白如話、不施渲染烘托的寫作風格。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 初白 好議論,而專用白描,則宜短節促調,以遒緊見工。” 魯迅 《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白描’卻并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秦牧 《藝海拾貝·茅臺·花雕瓶子》:“大抵,那些用平白如話、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來起頭的好詩,后面往往‘鐵騎突出刀槍鳴’地出現警句。”
成語(Idiom):白描(bái miáo)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m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描寫事物時只寫出外貌特征而不深入描繪內在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描是一種描寫事物的方式,強調只寫出外表的特征,而不涉及內在的品質和本質。它暗示了對事物的膚淺了解,缺乏深入觀察和思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描常用于形容描述不夠深入、不夠準確的文字、繪畫或表達方式。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看表面而不深入了解事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描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形容繪畫時只描繪物體的輪廓,而不添加細節。后來,這個詞引申為描寫事物時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內在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描是由形容詞“白”和動詞“描”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只是簡單地描寫了事物的外表,完全是白描而已。
2. 這幅畫只是白描了花朵的形狀,沒有表現出花的美麗和內在的氣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白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繪畫時只用白色的顏料勾勒出物體的輪廓,而沒有其他顏色和細節。這樣的繪畫方式就是白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描寫和描述相關的成語,如“畫蛇添足”、“描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只是白描了景物的外貌,沒有描繪出其中的美麗和獨特之處。
2. 初中生:這幅畫只是白描了人物的輪廓,沒有表現出人物的情感和內在的特點。
3. 高中生:他的文章只是簡單地描寫了社會問題的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