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詳
基本解釋
謂審慎周詳地討究。《舊唐書·祖孝孫傳》:“初, 開皇 中,鐘律多缺,雖 何妥 、 鄭譯 、 蘇夔 、 萬寶常 等亟共討詳,紛然不定。” 宋 葉適 《觀文殿學士知樞密院事陳公文集序》:“在 宣城 ,討詳一郡財賦始末,告於上,悲痛篤切,非深於治本者不能知也。”
成語(Idiom):討詳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x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尋求詳細的解釋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討”意為尋求、探討,而“詳”意為詳細、細致。討詳的意思是尋求詳細的解釋或意見,表達了對事物深入了解的渴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詳常用于表達對某個問題或事物的不明確或模糊之處的解釋或意見的需求。它可以用于正式場合,如會議、學術討論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咨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詳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名叫孔融的文學家。據說,孔融年輕時曾經向當時的著名學者向秀請教一個問題,但向秀只簡單回答了幾句,并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孔融因此感到失望,便寫了一篇文章《討詳論》來表達對向秀求詳細解釋的期望。后來,人們將“討詳”這個詞語作為成語,用來形容尋求詳細解釋或意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需要討詳這個問題的各個方面,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
2. 他向老師討詳了一下這個數學題的解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討詳”與“探討詳細的解釋”進行聯想來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向某人請教問題時,希望對方能夠詳細解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探究”、“探討”等,以擴展對討詳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問老師討詳這道數學題的答案。
2. 初中生:老師,我想討詳一下這個歷史事件的背景。
3. 高中生:我需要討詳一下這篇文章的主旨和觀點。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討詳一下這個研究課題的方法和結果。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討詳”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