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屧
成語(Idiom):響屧
發音(Pronunciation):xiǎ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回蕩在山谷中,回響不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響屧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聲音在山谷中回蕩、回響不絕的情景。它形象地描繪了聲音在山谷中傳播時的特殊效果,給人一種宏大、壯麗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響屧一詞通常用來形容聲音回蕩在山谷、峽谷或其他環境中的情景。可以用來描述自然景觀或音樂演出等場景。此外,也可以用來比喻言論或聲音傳播范圍廣泛、引起回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響屧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原文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句詩描繪了一位思念心上人的人,他的心情像山谷中的回聲一樣回蕩不絕,表達了他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響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谷中的鳥鳴聲響屧,給人一種寧靜而壯麗的感覺。
2. 這場音樂會的樂曲在大劇院中響屧,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谷中回蕩的聲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山谷中,發出聲音后聽到回蕩的聲音,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聲音、回響相關的成語,如“回腸蕩氣”、“回味無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山谷中的鳥叫聲響屧,好聽極了!
2. 初中生(13-15歲):音樂會上的演出聲音在整個劇場中響屧,非常震撼!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電影的音效設計很棒,特別是在山谷中的場景中,聲音真的響屧!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演講在整個會場中響屧,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5. 成年人(23歲以上):這首歌的旋律在我的心中回蕩,就像響屧一樣,讓我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