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
成語(Idiom):耐水
發音(Pronunciation):nài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能夠承受水的侵蝕或浸泡,具有防水性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耐水指的是物品或材料具有防水、耐水的特性。耐水一詞常用于描述具有防水性能的產品,如耐水表、耐水油墨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耐水一詞主要用于描述產品的性能特點,常見于廣告宣傳、產品說明書、科技報道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耐水一詞源于漢代,最早用于描述耐水性能的產品。據傳,在漢代時期,有一種特殊的木材可以在水中長期保存而不會腐爛,因此人們將這種木材稱為“耐水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具有防水性能的產品統稱為“耐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耐水”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款手表是耐水的,可以在水下使用。
2. 這種墨水是耐水油墨,不會因水的接觸而褪色。
3. 這個包包是用耐水材料制作的,雨天使用也不用擔心被淋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水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如想象一塊木頭在水中浸泡,但仍然保持完好無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防水相關的知識,了解不同材料的防水性能和應用領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游泳圈是耐水的,可以在水里玩很久。
2. 中學生(13-18歲):這款手機是耐水的,可以在水下拍照。
3.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篇論文使用了耐水墨水打印,防止被水弄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