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訓
基本解釋
訓詁學術語。用反義詞解釋詞義。有些詞古代含有相反兩義,如“亂”字有擾亂和治理兩義。以“治”解釋“亂”,就是反訓。 錢鍾書 《管錐編·周易正義·論易之三名》:“一字多意,粗別為二。一曰并行分訓……二曰背出或歧出分訓,如‘亂’兼訓‘治’,‘廢’兼訓‘置’,《墨子·經》上早曰‘已:成,亡’;古人所謂‘反訓’,兩義相違而亦相仇?!?/p>
成語(Idiom):反訓(fǎn xùn)
發音(Pronunciation):fǎn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上級的教誨或命令進行違抗或拒絕接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反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反”意為違反、逆反,而“訓”則表示教導、教訓。反訓的基本含義是指對上級的教誨或命令進行違抗或拒絕接受。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下級對上級的不服從或抗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反訓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不遵守規章制度、違背上級指示或拒絕接受教導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對上級的抗命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群體對領導的不服從。例如,在軍隊中,士兵違背上級的命令就可以被稱為反訓;在學校中,學生不遵守老師的要求也可以被稱為反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反訓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在古代軍隊中,士兵必須嚴格遵守上級的命令和紀律,否則就會被視為反叛。反訓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形容士兵違背上級命令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反訓”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反”是形聲字,表示違反、逆反的意思;而“訓”是會意字,表示教導、教訓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上級的命令進行了反訓,導致被嚴厲處罰。
2. 學生們不服從老師的教導,展現出了明顯的反訓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反訓”拆分為“反”和“訓”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反”可以聯想到違反、逆反的意思;而“訓”可以聯想到教導、教訓的意思。通過將這兩個關鍵詞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反訓相關的成語,例如“違抗上命”、“不從上意”等。了解這些相關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反訓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老師的作業,所以我反訓不寫。
2. 初中生:他反訓家長的要求,經常晚歸。
3. 高中生:學生會反訓校長的決定,不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