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霜
成語(Idiom):終霜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冬天最后一場霜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終霜是指冬天最后一次霜凍。在冬季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之際,終霜出現,意味著冬季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冬季即將結束,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刻。也可以用來比喻困難即將過去,好事即將發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終霜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詩:“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時的喜慶景象,但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的思念之情。其中“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一句,意味著歲月流轉,人事已非。后來,人們引申出“終霜”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冬季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歷二月,終霜過后,春天的氣息愈發濃厚。
2. 經歷了一整個冬天的嚴寒,人們都迫切期待著終霜的到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終霜比喻為冬天的最后一道霜凍,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終霜”與“春天的到來”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春天到來相關的成語,如“春暖花開”、“春風得意”等,擴展對春季的詞匯和成語的認知。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終霜過后,我看到了第一朵春天的花。
2. 初中生(13-15歲):終霜是冬天的告別,春天的開始。
3. 高中生(16-18歲):終霜預示著冬季的結束,人們開始期待春天的到來。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在終霜消融之后,大地上的一切都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