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
基本解釋
[釋義]
(名)一種手提的能防風雨的煤油燈,騎馬夜行時能掛在馬身上。
[構成]
偏正式:馬(燈
[例句]
他拿著馬燈。(作賓語)
英文翻譯
1.barn lantern; lantern
詳細解釋
◎ 馬燈 mǎdēng
[baron lantern;hurricane lamp] 一種手提式的煤油燈,能防風擋雨,夜行時可掛在馬身上
一種可以手提的、能防風雨的煤油燈,騎馬夜行時能掛在馬身上。 馬烽 《三年早知道》:“這時飼養員 趙大叔 正提著馬燈進來添油。”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一章:“壁上掛著一盞陪伴 周仆 多年的舊馬燈,還有一幅標著敵我態勢的地圖。”
成語(Idiom):馬燈(mǎ dē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車上用來照明的燈,比喻為人處于危險或困境中,沒有辦法擺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燈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馬車上用來照明的燈。在古代,馬車行駛在夜晚的時候,需要使用馬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因此,馬燈在成語中的含義是指人處于危險或困境中,沒有辦法擺脫的狀態。比喻人陷入困境,沒有出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燈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處于困境中,沒有辦法擺脫的情況。比如,當一個人遇到了一些困難或問題,而又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處于困境中,沒有辦法擺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燈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說《西游記》中。故事中,孫悟空帶領唐僧等人取經西天,途中遇到了許多危險和困難。其中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只兇猛的妖怪,妖怪困住了他們,使他們無法前進。孫悟空智斗妖怪后,他們繼續前進,但是在前方的路上卻沒有任何指引。這時,孫悟空變出了一盞馬燈,用來照亮前方的道路,幫助他們繼續前進。后來,人們就用“馬燈”來比喻人處于困境中,沒有辦法擺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燈”的結構是“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生意失敗了,現在陷入了馬燈之中,找不到出路。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現在就像是馬燈下的螞蟻,無法擺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馬車夜晚行駛的人,突然燈滅了,變成了馬燈下的螞蟻,無法擺脫的情景,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困境相關的成語,如“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等,來擴展對困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做錯了作業,現在感覺就像是馬燈下的螞蟻,找不到出路。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沒有好好復習,現在感覺自己陷入了馬燈之中,找不到出路。
3. 高中生:我對未來感到迷茫,現在就像是馬燈下的螞蟻,無法擺脫。
4. 大學生:找工作的壓力讓我感到束手無策,現在就像是馬燈下的螞蟻,找不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