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
基本解釋
安定培育。《呂氏春秋·勿躬》:“黔首畢樂其志,安育其性,而莫為不成。”
成語(Idiom):安育
發音(Pronunciation):ā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撫和教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安”表示安撫、安定,而“育”表示教育、培養。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通過安撫和教育來培養和培育人才,使其成長和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育一詞常用于形容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的過程。它可以用來描述父母、老師或其他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過程。此外,它也可以用來指導領導者對下屬的管理和培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育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講述了孔子的弟子公孫丑在孔子的教育下變得聰明而有才華。孔子曾說:“育人者,安人也。”這句話形成了“安育”的成語,意味著通過安撫和教育來培養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安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責任是安育學生的身心健康。
2. 父母應該用愛心和耐心來安育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安育這個成語,可以將“安”字與“安撫”聯系起來,表示安定和安撫;而“育”字則與“教育”聯系起來,表示培養和教育。通過這種記憶方式,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安育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教育和培養方面的成語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些類似的成語,如“教育有方”、“培育人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老師每天安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快樂學習。
2. 小學生:父母通過安育來培養孩子的品德和習慣。
3. 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對我們安育的最好方式。
4. 大學生:大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安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