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疫
基本解釋
謂染疫氣而得病。 清 侯方域 《豎人臧說》:“已而又謂羊之居圉中者,產繁而氣疫,羊多以死。”
成語(Idiom):氣疫
發音(Pronunciation):q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氣憤憤地生氣,形容憤怒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氣”意為憤怒,生氣;“疫”意為憤怒的樣子。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因憤怒而表情、神情憤怒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疫常用于口語中,形容一個人因憤怒而表現出來的樣子。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生氣、憤怒的時候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氣疫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氣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了老板的話后,氣疫地離開了辦公室。
2. 她一聽到那個消息,氣疫地砸了電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氣疫”聯想為一個人因憤怒而表情、神情憤怒的樣子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有更多的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看到自己的作業被同學損壞了,氣疫地大叫起來。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批評了他的不良行為,他氣疫地回到座位上。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氣疫地對自己說了一句:“我一定要努力改進!”
4. 大學生及以上:面對不公正的待遇,她氣疫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