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
基本解釋
[釋義]
(動)跟師傅(學習)。
[構成]
動賓式:從|師
[例句]
他十五歲開始從師學習。(作謂語)
英文翻譯
1.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 [teacher]
詳細解釋
◎ 從師 cóngshī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 (or teacher)]∶跟隨師傅學習 [技藝]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韓愈《師說》
從師習藝
跟老師學習。《東觀漢記·郭丹傳》:“ 丹 從師 長安 。” 唐 柳宗元 《師友箴》:“吾欲從師,可從者誰?”《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至今兩 川 風俗,女人自小從師上學,與男人一般讀書。”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蕓 既長,嫻女紅,三口仰其十指供給, 克昌 從師,脩脯無缺。”
成語(Idiom):從師(cóng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跟隨老師學習,拜師學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跟隨;師:老師。從師指學生跟隨老師學習,拜師學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學生拜師學習的情景,也可以用于表達學習的態度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從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師徒制度。在古代,人們通過拜師學習來傳承技藝和學問。學生會跟隨老師多年,師父傳授知識和經驗,學生則虛心向師父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種師徒關系強調了師父的指導和學生的敬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師多年,終于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
2. 她虛心從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
3. 學習要虛心從師,才能不斷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聯想記憶:將“從師”聯想成學生跟隨老師學習的場景,想象自己拜師學藝的情景,師父傳授知識和經驗。
2. 反義記憶:將“師從”記憶成“從師”,師從的反義詞就是從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中國古代的師徒制度和傳統文化。
2. 學習其他與學習、教育相關的成語,如“師出無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從師學習畫畫,希望成為一名畫家。
2. 初中生:他從師多年,終于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家。
3. 高中生:她虛心從師,努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4. 大學生:學習要虛心從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