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尾
成語(Idiom):截尾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截取動物的尾巴,比喻不徹底解決問題,只解決表面問題而不解決根本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截尾成語意指只解決問題的表面而不解決問題的本質。類似于截取動物的尾巴,只是解決了動物尾巴的長度問題,而沒有解決動物的其他方面。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不徹底,只解決表面問題而不解決根本問題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截尾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情況,比如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例如,在工作中,如果只解決了一個項目的表面問題而沒有解決項目的根本問題,就可以使用截尾成語來形容這種情況。同樣地,在學習中,如果只關注記憶知識點而沒有理解知識的內涵,也可以使用截尾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截尾成語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然而,這個成語的意義與截取動物的尾巴相聯系,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耕社會,人們在農田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捕食者,如狼、狗等。為了保護農田中的作物,人們會截取動物的尾巴,以防止它們進入農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截尾成語的結構是“截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是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沒有截尾,所以問題還會再次出現。
2. 這個方案只截尾了問題的表面,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截尾”與截取動物的尾巴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將“截尾”想象成只解決問題的表面而不解決問題的本質,就像截取動物的尾巴只解決了尾巴的長度問題而沒有解決動物其他方面的問題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截尾成語相關的成語,如“治標不治本”、“見微知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小明用剪刀截尾了紙上的小狗圖案。
2. 小學生(7-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截尾問題,不能只解決表面的困擾。
3. 中學生(13-18歲):這個演講只截尾了問題的表面,沒有深入研究根本原因。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需要從戰略層面上思考問題,不能只截尾而不解決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