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章
成語(Idiom):像章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g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言行舉止像一方印章一樣,莊重、正直、可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像章”源自于古代官員的印章,印章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因此用來比喻人的言行舉止莊重、正直、可靠,不輕易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莊,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可靠性和正直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成語“像章”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時期的《宋書·高祖紀》中,當時有一個叫周文育的官員,他的品行莊重正直,言行如同印章一樣可靠,因此被稱為“像章”。從此,“像章”成為了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像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正直莊重,真是個像章。
2. 這個公司的信譽就像章一樣,非常可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像章”與印章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莊重正直的人拿著一方印章,以此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如法炮制”、“一針見血”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像章一樣做事,要誠實、可靠。
2. 初中生:他在班級中的表現就像章一樣,一絲不茍,值得我們學習。
3. 高中生:在面試中,展現自己的品行就像章一樣重要,決定了是否能夠獲得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