綫穗子
綫穗子(xiàn suì zǐ)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 suì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敏捷,反應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綫,指線索;穗子,指植物上的果實。比喻觀察敏銳,察覺迅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三十年》。昭公是魯國的一位君主,他非常重視用人,經常考察臣子的才能。一次,昭公下令將一些穗子放在路上,希望看看哪個臣子能第一個發現。只有一個臣子叫季桓子發現了穗子,因此季桓子被昭公任命為大夫。后來,人們用“綫穗子”來形容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像綫穗子一樣敏捷,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2. 她的反應非常迅速,就像一顆綫穗子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顆綫穗子在風中搖曳,靈敏地探測周圍的線索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敏捷、迅速的成語,如“目光如炬”、“動如脫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提問時,小明的手像綫穗子一樣迅速舉起來。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的反應速度就像綫穗子一樣快。
3. 高中生:她的思維敏捷,就像綫穗子一樣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 大學生:他在實驗室里的動作像綫穗子一樣敏捷,不容錯過任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