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敲章族(qiāo zhāng zú)
發音(Pronunciation):qiāo zhāng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喜歡敲章、喜歡追求形式主義而忽略實際工作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敲章族是一個貶義詞語,用來形容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視實際工作的人。這些人追求形式主義,喜歡敲章、打卡,卻缺乏實際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敲章族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的官員、領導或組織。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視實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敲章族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改革開放后,由于一些地方官員追求政績和形式主義,導致實際工作效果不佳。這個成語在民間流傳開來,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形式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敲章族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敲”、“章”和“族”。其中,“敲”表示敲打,指的是敲打印章的動作;“章”表示印章,指的是官方文件上的印章;“族”表示一類人,指的是敲章的人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部門的領導完全是個敲章族,只會敲章而不會實際工作。
2. 政府官員應該摒棄敲章族的作風,真正為人民辦事。
3. 我們不能讓敲章族占據領導崗位,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敲章族”與敲印章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不停地敲打印章,但沒有實際工作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官僚制度可以更好地理解敲章族的含義和背景。此外,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相關的成語,如“官樣文章”、“鐵飯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們班的班長只會敲章,從來不幫忙做實際工作。
2. 初中生:政府官員應該摒棄敲章族的作風,更加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
3. 高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個敲章族,每次班會都只會說一些空洞的話,沒有實際行動。
4. 大學生:我們希望未來的領導能夠摒棄敲章族的作風,真正為人民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