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節杖
基本解釋
(1).傳說仙人所用的手杖。 晉 葛洪 《神仙傳·王遙》:“ 遙 有竹篋……一夜大雨晦暝, 遙 使 錢 以九節杖擔此篋,將 錢 出,冒雨而行, 遙 及弟子衣皆不濕。” 唐 杜甫 《望岳》詩:“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手中仙人九節杖,每恨勝景不得窮。”
(2).泛指手杖。《剪燈馀話·天臺訪隱錄》:“喜君涉險來相訪,問舊頻扶九節杖。” 清 朱彝尊 《清流關》詩:“細路緣秋毫,石角竦殊狀。舍我一兩車,拄此九節杖。”
成語(Idiom):九節杖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jié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九節杖是指有九節的棍棒,比喻法律的嚴明和嚴格執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節杖是古代中國法律中的一種刑具,由九節木棍組成。這種刑具用于懲罰犯罪分子,以示法律的嚴明和嚴格執行。九節杖成語意味著法律的嚴肅和不容違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節杖常用于形容法律嚴明、刑罰嚴厲的場合。可以用于描述法律制度健全、法律執行有力,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些地方法律執行不嚴格、不公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節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刑罰制度。在古代,九節杖是一種常見的刑具,用于對付犯罪分子。這種刑具的存在和使用反映了古代中國社會對法律的重視和對犯罪的嚴懲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節杖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九節”和“杖”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法律應該像九節杖一樣嚴明,對犯罪分子絕不手軟。
2. 這個國家的法律執行如同九節杖,對違法者嚴懲不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九節杖的形狀和嚴厲的法律執行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九節棍棒的嚴厲懲罰。可以通過畫圖或聯想法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刑罰制度以及其他與法律相關的成語,如“刀山火海”、“鐵面無私”等,可以加深對九節杖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法律就像九節杖,保護我們的安全。
2. 初中生:希望社會上沒有九節杖,每個人都遵守法律。
3. 高中生:九節杖的存在提醒我們,法律的力量是偉大的。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避免落入九節杖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