倥侗
成語(Idiom):倥侗
發(fā)音(Pronunciation):kǒng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神情或行為粗野、愚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倥侗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倥指無知愚昧,侗指粗野愚笨。這個成語形容人的神情或行為粗野、愚笨,沒有修養(yǎng)和教養(yǎng)。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舉止粗魯、無禮、愚蠢的情況,通常帶有一定的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倥侗一詞最早出自《莊子·人間世》:“倥侗無知,無以為知己?!边@句話形容人不能理解別人的善意,以及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無法與他人交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倥侗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人的神情或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倥侗,完全不懂得禮儀和教養(yǎng)。
2. 這個人倥侗無知,對待別人總是態(tài)度惡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倥侗”聯(lián)想為一個人的樣子,頭發(fā)凌亂、衣衫襤褸、眼神呆滯,形象粗野、愚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形容人粗野、愚笨的成語,例如“愚不可及”、“愚昧無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倥侗,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他的行為倥侗,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他的言談舉止倥侗,完全沒有紳士風度。
4. 大學生:他的舉止倥侗,讓人感覺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