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逆
成語(Idiom):寇逆(kòu nì)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n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敵寇或叛逆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寇逆是由“寇”和“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寇指敵寇,即指外來的敵人或侵略者;逆指叛逆,即指背離正道、違背常理的人。寇逆一詞表示敵寇或叛逆之人,指那些對國家、社會或個人有害的敵對勢力或背叛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寇逆一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對國家、社會或個人構成威脅、傷害的敵人或叛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犯罪分子、叛亂分子、叛逆的下屬等。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背離道義、背離公德、背離常理的行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董仲舒與劉邦的一段對話。董仲舒是漢朝初期的一位儒家學者,而劉邦則是漢朝的創始人。在對話中,董仲舒告誡劉邦要警惕外患和內亂,他用了“寇逆”一詞來形容那些對國家有害的敵人和叛逆分子。這段對話使得“寇逆”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寇逆是一個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犯罪團伙是社會的寇逆,必須嚴厲打擊。
2. 領導層對于叛逆的下屬采取了嚴厲的處罰,以維護組織的穩定。
3. 他的行為背離了道義和公德,是個寇逆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寇賊逆天”,寇逆的發音與“寇賊逆天”中的“寇”和“逆”相同,通過這個聯想,可以幫助記憶寇逆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寇逆相關的成語,如“寇不留命”、“逆來順受”等,可以幫助擴充詞匯量和理解成語的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敵人是國家的寇逆,我們要保衛家園。
2. 初中生:叛逆的同學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不要傷害他人。
3. 高中生:這個犯罪團伙是社會的寇逆,應該被嚴懲不貸。
4. 大學生:對于背離公德的行為,我們應該堅決抵制,不能縱容寇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