訐揚
基本解釋
揭發暴露。《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尊號已定,萬事已訖,乃探追不及之事,訐揚幽昧之過,此臣所深痛也。” 唐 陸贄 《興元論中官及朝官賜名定難功臣狀》:“諸將不服,頗相訐揚,乃至攘袂指天,拔劒擊柱,偶語謀反,諠譁訟寃。” 元 姚燧 《崇陽學記》:“一聞有司將加覈正,反肆為謗語,訐揚其短恐之,使不得竟。”
近義詞
成語(Idiom):訐揚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揭發人的丑行或過失,揚人的美德或功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訐揚是由“訐”和“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訐(jié)意為揭發、揭露,揚(yáng)意為表揚、贊美。訐揚的含義是指揭發人的丑行或過失,揚人的美德或功績。這個成語強調了揭發真相和表揚美德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訐揚可以用于表達對他人行為的評價,可以用來稱贊他人的美德或功績,也可以用來揭發他人的丑行或過失。這個成語在正式場合、教育場所、新聞報道等各種情境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訐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一個叫訐子的人,他非常聰明而且正直。有一天,他目睹了一個官員貪污受賄的事情,但是官員很有權勢,普通人不敢揭發他。訐子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揭發官員的丑行,最終成功地讓官員受到了懲罰。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訐揚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正直,勇于訐揚不法行為。
2. 媒體應該勇于訐揚社會上的不正之風。
3. 他是一個訐揚美德的好老師,總是鼓勵學生積極向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訐揚”與“揭發”和“表揚”這兩個詞聯系起來記憶。訐揚的意思就是揭發和表揚,訐和揭發的發音相似,揚和表揚的發音相似,通過這樣的聯系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訐揚相關的成語,如“訐念念揚揚”、“訐喜揚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常常訐揚我們班的好同學。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訐揚美德的活動,表彰了許多優秀學生。
3. 高中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應該勇于訐揚不正之風,為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