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ān fèn shǒu jǐ 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安分守己
◎ 安分守己 ānfèn-shǒujǐ
(1) [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act proper to one's status;behave discreetly]∶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
(2) [know one’s place]∶為人規矩老實,做事不敢越軌
還是安分守己做做工吧!——陸文夫《唐巧娣翻身》
詞語解釋
ān fèn shǒu jǐ 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安分守己
安守本分,規矩老實。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八:“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乎?”《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如今再説一個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只為一點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魯迅 《準風月談·后記》:“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難移’,我知道自己終于不能安分守己。”亦作“ 安份守己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所以我們對于空子,應該廣勸他們安份守己的好?!?聶紺弩 《季氏將伐顓臾》:“種種田,做個安份守己的老百姓,不同樣也可以過一輩子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安分守己
成語(Idiom):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
發音(Pronunciation):ān fèn shǒu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要安于現狀,不貪心不妄動,守住自己的本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分守己是一個描述人們應該保持謙遜、謹慎和守紀守法的態度的成語。它強調了一個人應該滿足于現有的狀況,不貪心不妄動,守住自己的本分。這個成語告誡人們要遵守規則、尊重他人,不要越界或觸犯別人的利益。安分守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品質,能夠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分守己常用于教育場景,用來教導學生要遵守紀律、尊重他人,不要貪婪或越界。此外,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表達他們謙遜、謹慎和守規矩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安分守己的故事起源不是很清晰,但它的含義和理念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謙遜、謹慎和守紀守法的美德,這也是安分守己這個成語的核心意義所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安分守己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安、分、守、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懂得安分守己,所以在學校里一直表現出色。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安分守己,不會爭功搶利。
3. 領導希望大家能夠安分守己,不要越界干涉別人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拆分為安、分、守、己四個字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專心分析問題(分),守住自己的底線(守),不被外界干擾(己)。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中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守株待兔”、“守口如瓶”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要在課堂上安分守己,認真聽老師講課。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會安分守己,不貪圖權力。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期間,我會安分守己,不會被手機等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