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搔耳捶胸
發音(Pronunciation):sāo ěr chuí xi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焦慮、痛苦或懊悔的心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搔耳捶胸是由“搔耳”和“捶胸”兩個動作組成的成語。搔耳指用手指或指甲輕輕地搔撓耳朵,捶胸指用拳頭或手掌猛烈地敲打胸口。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極度焦慮、痛苦或懊悔的情況下,無法找到解脫的方法,只能通過這種自虐的動作來表達內心的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搔耳捶胸多用于形容某個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深感痛苦、懊悔或焦慮不安的心情。可以用于描述自己或他人在面對重大失誤、遺憾或后悔時的心理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搔耳捶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一書中,作者劉義慶在書中記載了搔耳捶胸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叫孫登的人因為聽信了讒言,錯殺了自己的朋友。事后,他非常后悔和自責,每天都搔耳捶胸,表達內心的痛苦和懊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搔耳捶胸是由兩個動作組成的成語,表示極度焦慮、痛苦或懊悔的心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失去了工作機會而搔耳捶胸,深感懊悔不已。
2. 她聽到自己的孩子遭受了意外,搔耳捶胸地責備自己沒有更好地保護孩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焦慮、痛苦或懊悔時不停地搔耳捶胸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這個場景與自己或他人的失誤、后悔的情境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搔耳捶胸有關的成語,如“自責不已”、“懊悔莫及”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這類描述內心痛苦和懊悔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沒考好,我感到搔耳捶胸,希望下次能更努力。
2. 初中生:我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行為感到搔耳捶胸,希望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3. 高中生:我因為錯過了一個重要機會而搔耳捶胸,深感后悔和自責。
4. 大學生:我對自己的過去的不成熟行為感到搔耳捶胸,希望能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