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待
成語(Idiom):酬待(chóu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chóu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回報別人的好意或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酬待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酬”意為回報,報答,而“待”則表示對待,接納。這個成語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好意或幫助的回報,表示感激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酬待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表示對他人的幫助或好意的回報,可以用于感謝他人的幫助、報答朋友的恩情、回報社會的支持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酬待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是關于孔子的。據說,孔子曾經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人,那人看起來很困頓,于是孔子主動上前幫助他。后來,這位陌生人竟然是孔子的學生顏回,為了回報孔子的幫助,顏回特意準備了一塊美味的肉送給孔子。孔子對顏回的酬謝非常滿意,于是說了一句:“酬謝不敢,酬待何敢不至!”從此,“酬待”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朋友的幫助非常感激,決定用實際行動來酬待他。
2. 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及時回報別人的好意和幫助,這就是酬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回報”、“報答”等詞語聯想,同時也可以通過記憶與孔子和顏回相關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感恩、回報相關的成語,如“感恩圖報”、“以德報怨”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辛勤付出,我們應該用優異的成績來酬待。
3. 高中生: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將來能夠回報社會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