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鞴
成語(Idiom):鷹鞴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的狀況極為糟糕,無法挽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鷹鞴,古代一種用來馴養鷹的裝備,鷹鞴是用來束縛鷹的翅膀,使其無法自由飛翔。成語“鷹鞴”比喻人或事物處境極為糟糕,無法挽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狀況極度糟糕,無法挽救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記載了“鷹鞴”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晏嬰養了一只鷹,希望通過訓練使其成為一只出色的獵鳥。晏嬰用鷹鞴束縛住鷹的翅膀,以便訓練它。然而,鷹鞴束縛了鷹的自由,使其無法掙脫束縛,最終導致鷹的狀況越來越糟糕,無法再恢復自由飛翔。因此,“鷹鞴”成為形容人或事物處境極為糟糕,無法挽救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形容詞短語作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預算已經超支,現在已經是鷹鞴了。
2. 他的生意失敗后,陷入了鷹鞴的境地。
3. 這個學生因為長期不好好學習,現在成績已經鷹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鷹鞴”與束縛、糟糕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只被束縛住翅膀的鷹,無法自由飛翔,處境極為糟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典籍或現代文學作品,了解更多關于“鷹鞴”的使用場景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業一直沒有做完,現在已經像鷹鞴一樣糟糕了。
2. 初中生:我的英語成績一直不好,現在已經鷹鞴了,需要努力提高。
3. 高中生:由于長時間的放縱,我的學習狀態已經鷹鞴了,需要重新調整。
4. 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困境和挫折,我終于走出了鷹鞴的境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