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俗
成語(Idiom):尋俗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尋找鄉土風俗,了解民間傳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尋俗是指尋找鄉土風俗,了解民間傳統。這個成語強調了對鄉土文化和傳統的珍視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尋俗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于鄉土風俗的關注和研究。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去農村旅游、調研,或者參加傳統節日活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尋俗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一個年輕人出外求學,后來回到家鄉,對家鄉的風俗、習慣已經不熟悉了。他感到非常羞愧,并決定尋找家鄉的鄉土風俗,以重新了解和珍視家鄉的傳統文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尋俗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尋”和“俗”兩個字組成。其中,“尋”表示尋找,探索的意思,“俗”表示鄉土風俗、傳統文化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去了農村尋俗,了解了很多有趣的傳統習俗。
2. 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尋俗活動,傳承和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尋找俗人”。俗人即普通人,通過尋找俗人可以了解到鄉土風俗,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各地的鄉土風俗和傳統文化,例如傳統節日、民間藝術等。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鄉愁”、“鄉音”等,以擴展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暑假去鄉村尋俗,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農耕活動。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尋俗活動,去了一個古鎮,了解了當地的歷史和文化。
3. 高中生:我打算大學畢業后,去各個地方尋俗,記錄下不同地區的鄉土風俗和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