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孤
成語(Idiom):藐孤(miǎo gū)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孤獨無助,無人關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藐孤指的是一個人孤獨無助,沒有人關心和幫助。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沒有得到他人的支持和關心,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時,沒有人愿意幫助他,讓他感到非常孤單和無助的情境。可以用于寫作、演講、討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90年,魯國的一位貴族公子名叫孤,他的父親去世后,他被兄弟們排擠,沒有人關心他。他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于是用自己的名字來形容自己的境遇,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藐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到非常藐孤,沒有人可以依靠。
2. 在困境中,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個藐孤的孩子,沒有人能夠幫助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藐孤”與“孤獨無助”這個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也可以將成語與故事起源聯系起來,想象孤獨的公子在魯國的情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孤獨、無助相關的成語,如“孤苦伶仃”、“孤獨絕望”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校里沒有朋友,感覺藐孤無助。
2. 初中生: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個藐孤的人,沒有人能夠幫助我。
3. 高中生: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我感到非常藐孤,沒有人可以依靠。
4. 大學生: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有時會感到藐孤,但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