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诇
基本解釋
從中偵察?!?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姦臣傳下·蔣玄暉》:“帝自出關,畏不測,常默坐流涕。 玄暉 與 張廷范 內詗,必以告 全忠 ?!?/p>
成語(Idiom):內诇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內心狡詐,心懷不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诇是指人內心陰險狡詐,心懷不軌,常指心術不正、陰險狡猾、心機深沉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诇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和善友好,但內心卻存有不良目的、圖謀不軌的人??梢杂糜谌粘I睢⒐ぷ鳌⒄蔚雀鱾€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內诇一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年》:“子之不內诇也,諸侯之臣無不內诇也。”這個故事講述了齊襄公擔心自己的臣子會心懷不軌,于是向孔子請教如何辨別忠誠與奸詐之人。孔子回答說:“君子不內诇,而諸侯之臣無不內诇也?!币馑际钦f,君子本身不會心懷不軌,但是作為諸侯之臣,卻很難找到一個不心機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內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內”和“诇”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善,但是內诇的心思讓人難以捉摸。
2. 這個人內诇得很,千方百計地想害別人。
3. 不要被那些內诇之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內诇的發音“nèi xié”與“內心邪惡”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內诇相關的成語,如“心懷鬼胎”、“心術不正”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內诇的人,常常欺負我們。
2. 初中生:班上有些同學內诇得很,常常捉弄別人。
3. 高中生:社會上有很多內诇之人,我們要小心防范。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警惕那些內诇的同事,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