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慟
基本解釋
極度悲痛;大哭。 唐 白居易 《與劉禹錫書》:“前月廿六日 崔 家送終事畢,執紼之時,長慟而已!” 唐 白行簡 《李娃傳》:“ 娃 前抱其頸,以繡襦擁而歸於西廂。失聲長慟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
成語(Idiom):長慟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h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長時間地悲傷哭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慟是由“長”和“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長”表示時間的長久,指持續時間較長;“慟”表示傷心哭泣,表達悲傷之情。長慟形容人長時間地悲傷哭泣,通常是因為極度的悲痛、失落或遭遇重大打擊而產生的情感宣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慟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極端的悲痛、失落或遭遇重大打擊時,表達他們長時間地哭泣、悲傷的情景。可以用于描寫喪失親人、失去摯友、遭受重大打擊等情況下的悲痛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長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得知自己要被迫離開賈府,離開自己深愛的人賈寶玉,心中悲痛萬分,長時間地哭泣不止,表達了她對離別的悲傷之情。這個場景描寫了林黛玉長慟的情景,使得長慟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長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得知自己的母親去世后,長慟不已,悲痛萬分。
2. 在離別的時刻,他長慟一場,淚如雨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長慟”與“長時間的悲傷哭泣”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因為遭受重大打擊而長時間地悲痛哭泣,這個情景會幫助記憶長慟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悲痛、失落相關的成語,如“痛哭流涕”、“傷心欲絕”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聽到小貓被車撞了,小明長慟不已,傷心得哭了一整天。
2. 初中生(12-15歲):考試成績出來后,小紅長慟不已,因為她考得很差。
3. 高中生(15-18歲):聽到班主任突然去世的消息,全班同學都長慟不已,哭得很傷心。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當他得知自己的公司破產倒閉時,他長慟不已,對未來感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