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骨瘦如柴
發音(Pronunciation):gǔ shòu rú c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瘦,皮包骨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骨瘦如柴是用來形容人的身體非常瘦弱,皮包骨頭,沒有多余的肉。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體瘦得像木柴一樣,沒有肉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體形極度消瘦,沒有肉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長時間饑餓或者身體虛弱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這首詩。詩中描述了他的弟弟在戰亂中身亡的情景,其中有一句“骨瘦如柴皮如凝脂”,形容了他弟弟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消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骨瘦如柴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思,但組合在一起則有獨特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了一段時間,現在骨瘦如柴。
2. 那個孩子饑餓了很久,現在看起來骨瘦如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骨瘦如柴”與一個極度瘦弱的形象聯系起來,比如一根干癟的木柴,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瘦弱的成語,比如“骨瘦如豺”、“皮包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病了,現在骨瘦如柴。
2. 初中生:那個饑餓的孩子看起來骨瘦如柴。
3. 高中生:經過長時間的饑餓,他變得骨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