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大筒
發音(Pronunciation):dà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文章極為繁復冗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筒是由“大”和“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指的是比喻言辭或文章冗長繁復。筒是一種器具,形狀細長,容量較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用詞或文章過于冗長,言辭繁復,缺乏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筒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文字冗長,缺乏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大筒常常用于批評那些言辭繁復,文不對題的人或文章。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長篇大論的演講或文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李斯在秦朝時被任命為宰相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改革文字。他主張用簡潔明了的文字來代替繁復難懂的文字,以便讓人民更好地理解政策。然而,這些改革措施卻遭到了反對派的批評,他們認為李斯的改革是“大筒之教”。從此以后,“大筒”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繁復冗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太大筒了,聽得我都快睡著了。
2. 這篇文章寫得太大筒了,我根本看不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大筒子里面裝滿了很多東西,顯得很冗長繁復。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筒相關的成語,如“大言不慚”、“拍案而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太大筒了,我都聽不懂。
中學生:這篇作文寫得太大筒了,完全沒有重點。
大學生:這本教材內容太大筒了,需要花很多時間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