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貢
成語(Idiom):款貢
發音(Pronunciation):kuǎn g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上級或長輩表示敬意或恭維,主動奉獻自己的才能、財物或服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款貢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款指奉獻,貢指進獻。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對上級或長輩表示敬意的行為,表達了恭敬和服從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款貢常用于描述人們向上級或長輩獻上自己的才能、財物或服務的情景。這種行為通常表達了對上級的敬意和恭維,展示了個人的忠誠和服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款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八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季文子的人在周朝時期,因為其才能出眾,被當時的君主賜予了一匹寶馬。季文子接受了這個禮物,但是并沒有私自享用,而是將這匹寶馬獻給了國家。這個故事成為了款貢這個成語的起源,形容人們對上級奉獻自己的才能或財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款貢的結構是由兩個表示動作的漢字組成,款和貢,表示人們奉獻自己的才能、財物或服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款貢了很多年,被上司賞識和提拔。
2. 學生們積極款貢自己的才藝,為學校的文藝晚會增添了色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款貢這個成語。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將自己的才能和財物像款項和貢品一樣奉獻給上級或長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敬意和奉獻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恭敬有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會款貢我的畫作給老師,以表達我對她的感謝和敬意。
2. 初中生(14歲):我們應該款貢我們的勞動成果給社會,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7歲):學生會組織了一次愛心義賣活動,大家紛紛款貢自己的物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