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庖
基本解釋
供作食用。語出《禮記·王制》:“三為充君之庖。” 唐 劉禹錫 《代京兆韋尹進野豬狀》:“既堪充庖,輒敢上獻。”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十五:“ 曹植 《七啟》言食味芳蓮之巢龜, 張協 《七命》言食味丹穴之雛鷄,極盛饌,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
成語(Idiom):充庖(chōng páo)
發音(Pronunciation):chōng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填滿庖廚,形容豐富、充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充庖是指填滿廚房的意思,原指盛滿食物的庖廚,后來引申為豐富、充實。形容事物充足,充滿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物質充足、資源豐富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領域知識淵博,能力出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篇》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庖丁的人,他的刀法非常嫻熟,能夠將牛切割得很快,而且毫不費力。莊子看到后很驚訝,問庖丁的秘訣是什么。庖丁說:“我切牛的時候,只看到牛,而不再看到牛的皮毛。我將刀與牛合為一體,不再有分別。”莊子聽后頗有感悟,認為庖丁的刀法是非常高超的。后來,人們就用“充庖”來形容某個領域的人才,指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能夠做到出類拔萃,豐富充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充庖是由形容詞“充”和名詞“庖”組成的,其中“充”表示充實、豐富的意思,而“庖”指的是古代宮廷中的廚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房里擺滿了各種書籍,可以說是充庖之地。
2. 這個項目的資金充足,我們完全可以充庖發展。
3. 他在學術研究上非常有造詣,可以稱得上是充庖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充庖”想象成一個廚房里擺滿了各種美食和食材,形象地表示豐富充實的意思。可以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充庖”相關的成語,如“充棟”、“充耳不聞”等,進一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裝滿了各種繪本和文具,可以說是充庖之物。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課程設置非常豐富,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知識,真是充庖之地。
3. 高中生:他的學習計劃非常緊張,幾乎每天都在自習室學習,可見他對知識的追求是充庖之志。
4. 大學生:我們學院的圖書館藏書豐富,幾乎可以滿足各個專業的學生的需求,真是充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