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窯
基本解釋
又名永窯。 明 永樂 年間 景德鎮 官窯名。燒制的瓷器甚薄。以甜白最常見,半脫胎者最著名,鮮紅色最寶貴。所造壓手杯,式樣精妙,為傳世珍品。參閱 清 朱琰 《陶說·永樂窯》。
成語(Idiom):永樂窯
發音(Pronunciation):yǒng lè y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地方或機構一直保持著和諧繁榮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永樂窯是指明代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北平(今北京市)郊外的一座窯廠。由于該窯廠生產的瓷器精美,質量優良,而且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因此成為了后來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機構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永樂窯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機構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可以用于夸獎某個團隊、企業、社區等一直保持著良好發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代永樂年間,北平的永樂窯廠生產的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藝和高質量而聞名。窯廠的管理者精心組織,員工之間和諧相處,生產過程高效順利,從而使得窯廠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因此,人們將永樂窯廠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形成了成語“永樂窯”來形容一個地方或機構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鎮就像永樂窯一樣,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
2. 他們的團隊就像永樂窯一樣,工作高效且和諧相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永樂窯”與北平(今北京市)的瓷器窯廠聯想起來,想象這個窯廠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和諧的狀態,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明代永樂年間的歷史背景,以及瓷器制作的技藝和發展歷程,進一步了解永樂窯的文化價值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我們的班級就像永樂窯一樣,大家一直和睦相處。
2. 小學生(7-12歲):我們學校的籃球隊就像永樂窯一樣,一直保持著勝利的狀態。
3. 初中生(13-15歲):這個社區就像永樂窯一樣,一直保持著繁榮和諧的局面。
4. 高中生(16-18歲):我們學校的學習氛圍就像永樂窯一樣,一直保持著高效和諧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