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信
成語(Idiom):然信(rán xìn)
發音(Pronunciation):rán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舉止端正可信,言出必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然信是由“然”和“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然”表示端正、正派的意思,“信”表示可信、可靠的意思。整個成語意為言行舉止端正可信,言出必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正直,說到做到,值得信賴。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言行不一致,不可信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然信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衛國的將軍驃騎在出征前與朋友們喝酒,朋友們勸他不要輕易出征,以免遭遇不測。驃騎回答說:“我既然答應了國家的任務,就一定會去執行,言出必行。”這段故事形成了然信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一致,信守承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言行如一,是個然信的人。
2. 這個商人做生意一直很誠信,是個然信的商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然信這個成語與正直可信的形象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端正地站立著,手中拿著一面寫著“信”的旗幟,表示他的言行可信,言出必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誠信、正直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一致”、“守信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遵守課堂紀律,做一個然信的學生。
2. 初中生:只有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成為一個然信的人。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以身作則,做一個然信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