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戒
基本解釋
(1).指九種危害國家而必須防止的現象。《逸周書·文政》:“九戒,一內有柔成,二示有危傾,三旅有罷寘,四亂有立信,五教用康經,六合詳毀成,七邑守維人,八飢有兆積,九勞休無期。” 孔晁 注:“﹝九戒﹞皆危道也。”
(2).指九條應遵守的教戒?!督鹌棵吩~話》第六六回:“ 高功 曰:‘既受三皈,當宣九戒:第一戒者,敬讓孝養父母;第二戒者,克勤忠於君王;第三戒者,不殺慈救眾生;第四戒者,不淫正身處物;第五戒者,不盜推義損己;第六戒者,不嗔兇怒凌人;第七戒者,不詐謟賊害善;第八戒者,不驕傲忽至真;第九戒者,不二奉戒專一?!?/p>
成語(Idiom):九戒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九個戒律,也指九條戒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戒是佛教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九個戒律或戒條。這九個戒律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吃葷腥、不嗔恚、不貪婪、不妄念。九戒是佛教徒修行的基本戒律,也是培養正念和凈化心靈的重要方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戒通常用于描述人們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梢杂脕斫逃吞嵝讶藗円袷鼗镜牡赖略瓌t,促進社會和諧與個人修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戒起源于佛教,是佛教徒修行的基本戒律。佛教強調慈悲、智慧和善行,通過遵守九戒來凈化心靈、追求解脫和覺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戒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時刻牢記九戒。
2. 遵守九戒是修行的基礎,也是培養正念的關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九個戒律分別與數字1-9進行對應記憶,例如將第一個戒律“不殺生”與數字1聯系起來,以此類推。另外,可以將每個戒律與具體的行為形象進行聯系,增強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的戒律體系,深入學習九戒的背后的意義和修行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遵守九戒,不說謊話。
2. 初中生:九戒是我們行為的準則,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3. 高中生:九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代表了修行的道路和追求的目標。
4. 大學生:九戒是佛教的核心教義之一,對于我們凈化心靈、追求內心平靜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