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直
基本解釋
五代 后唐 時皇帝親軍。《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八》:“甲辰,從馬直宿衛軍士 王溫 等五人夜半謀亂,殺本軍使,為衛兵所擒,磔於本軍之門。”《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帝選諸軍驍勇者為親軍,分置四指揮,號從馬直, 從謙 ( 郭從謙 )自軍使積功至指揮使。”
成語(Idiom):從馬直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mǎ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正直、光明磊落,不偏不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馬直是由“從”和“馬直”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從,表示跟隨、沿襲;馬直,表示馬背直立不傾斜。從馬直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言行正直,像馬背一樣直立不傾斜,不偏不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馬直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偏不倚。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正直品質,也可以用來教育人們要堅守原則,不做偏離正道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虞卿的大夫,他在齊國任職期間,一直保持正直的品德,不為權勢所動搖。有一次,他騎著馬經過城門時,城門守衛要求他下馬,虞卿卻堅持騎馬通過,因為他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情。虞卿的正直和堅持讓人們非常敬佩,后來就形成了“從馬直”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正直,言行從馬直。
2. 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保持從馬直的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馬背直立不傾斜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正直品德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光明正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從馬直的人,不要在考試時作弊。
2. 初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應該帶頭做到從馬直,不做違規的事情。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保持從馬直的品德。
4.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時刻保持從馬直的態度,不做不正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