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樹倒猢孫散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ù dǎo hū sūn s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領導者倒臺后,其追隨者或?qū)傧录娂婋x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樹倒”指的是樹木倒下,而“猢孫散”則是指猴子四散奔逃的樣子。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當領導者失勢或倒臺后,其追隨者或?qū)傧戮拖窈镒右粯铀纳⑻与x。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某個組織、團體或集體的成員在領導者倒臺后紛紛離散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團隊或組織解散后,成員各自離開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樹倒猢孫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據(jù)說,在古代有一只猴子,它在一棵大樹上建立了自己的家族。這只猴子非常強大,它的家族成員很多,還有一些追隨者。然而,有一天,這棵大樹被砍倒了,猴子的家族和追隨者們都四散奔逃,不再聚集在一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樹”、“倒”、“猢孫”和“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政黨的領導者被抓后,他的追隨者樹倒猢孫散。
2. 這個公司的老板突然倒閉,員工們樹倒猢孫散,紛紛找新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成樹木倒下,猴子四散奔逃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領導者倒臺或組織解散相關的成語,如“瓦解軍心”、“草木皆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班級里的班長被調(diào)走后,同學們樹倒猢孫散,沒有人愿意接班。
2. 中學生(13-18歲):學校的校長被撤職后,老師們紛紛辭職,樹倒猢孫散。
3. 大學生(19-22歲):學生會主席畢業(yè)后,學生會成員們樹倒猢孫散,組織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