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藁
基本解釋
見“ 書稿 ”。
成語(Idiom):書藁(shū gǎo)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g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于書寫的草紙或草稿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藁是古代用于書寫的草紙或草稿紙。在古代,紙張十分寶貴,所以人們常常用草紙或草稿紙來寫字練習或者書寫一些不重要的東西。因此,“書藁”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寫字的紙張或者草稿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寫字的紙張或者草稿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范蠡的大夫,他非常聰明,卻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有一天,范蠡來到齊國的一個地方,看到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小樓,樓上有一間屋子,屋子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寫字。范蠡上前詢問老人在寫些什么,老人告訴他是在寫一篇文章。范蠡問老人為什么不用紙寫,老人卻告訴他紙張太貴了。于是,范蠡提出用草紙代替紙張,老人欣然接受。范蠡用草紙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老人非常滿意。從此以后,“書藁”成為形容寫字的紙張或者草稿紙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書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把這個想法先寫在書藁上,再決定是否實施。
2. 這篇文章是他在書藁上寫的,還沒有整理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書藁”看作是“書寫”的縮寫,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古代紙張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以及古代文人如何書寫和保存他們的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書藁寫了一篇日記。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的作業可以用書藁寫。
3. 高中生:我用書藁寫了一首詩,還沒有整理出來。
4. 大學生:我在書藁上做了一些筆記,方便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