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符
基本解釋
舊俗端午日以黃紙蓋以硃印,繪天師、 鍾馗 像或五毒符咒,粘于中門以避祟惡,謂之天師符。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天師符》。
成語(Idiom):天師符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shī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天師符是指用來祈求神靈保佑或驅邪避禍的符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師符源自中國道教的信仰和實踐。在道教中,天師符是道士們用特殊的方式制作的符咒,被認為具有神奇的力量。這些符咒通常繪制在紙上,上面寫有特定的文字和符號,被認為能夠驅除邪惡、保佑人們平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師符通常在道教儀式、廟宇、寺廟和家庭中使用。人們會將天師符貼在門上、墻上或者佩戴在身上,以期獲得神靈的庇佑和保護。此外,天師符也可以在遇到困難或者面臨危險時使用,希望能夠避免災難或者得到庇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師符起源于古代道教的信仰和實踐。道教認為,符咒是連接人類和神靈之間的橋梁,可以傳遞神奇的力量。道士們相信通過特殊的制作方法和儀式,能夠將神靈的力量注入到符咒中,使其具有驅邪、保護和祝福的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師符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天師”和“符”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家中掛了一張天師符,希望能夠平安健康。
2. 在道教廟宇中,人們經常會看到貼滿了天師符的墻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天師符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天師符”分成兩部分,分別記憶。“天師”代表道教中的神靈,而“符”代表符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起源。
2. 將“天師符”與保佑和驅邪避禍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在困難時使用天師符可以得到神靈的庇佑和保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天師符和道教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道教的歷史、信仰和儀式。還可以了解其他與道教相關的成語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書包里放了一張天師符,希望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他把天師符掛在床頭,希望能夠平安度過每一天。
3. 高中生:我聽說天師符可以驅邪避禍,所以我特地去廟宇購買了一張。
4. 大學生:在參觀道教廟宇時,我看到了許多掛滿了天師符的墻壁,感受到了濃厚的宗教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