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踏
成語(Idiom):踹踏(chuài tà)
發音(Pronunciation):chuài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力踩踏,形容蠻橫無理或粗暴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踹踏原指用力踩踏,形容人用力踩在地上或其他物體上。在成語中,踹踏的含義擴大,指的是人的行為粗暴、蠻橫無理,不顧他人感受,不講道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踹踏一詞在口語中使用較多,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粗暴無禮,或形容某種情況下的暴力行為。例如,在描述某人對待他人時,可以說他踹踏他人的感受;在形容某個事件時,可以說該事件涉及踹踏他人的權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楚國的大夫歐陽修因為私欲,蠻橫無理地霸占了一片土地。當時有人告訴他:“你這樣做是踹踏他人的權益。”歐陽修聽后感到非常愧疚,立刻將土地歸還給原主人。從此,踹踏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的粗暴無理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表示用力踩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員工總是踹踏他們的感受,沒有一絲同情。
2. 這個政策踹踏了農民的權益,引起了廣泛的抗議。
3.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不能用踹踏的方式,應該尊重他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踹踏”這個成語與踩踏的動作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用力踩踏在地上或其他物體上的畫面。這樣的形象會更容易讓人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粗暴、蠻橫無理行為相關的成語,例如“蠻橫無理”、“蠻不講理”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并提高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力踹踏了地上的泥塊。
2. 初中生:他對待同學總是踹踏他們的感受,沒有一絲同情。
3. 高中生:政府的這個政策踹踏了農民的權益,引起了廣泛的抗議。
4. 大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不能用踹踏的方式,應該尊重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