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岊
成語(Idiom):地岊
發音(Pronunciation):dì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地下的墳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地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由“地”和“岊”兩個字組成。地指地面,岊指墳墓。地岊的基本含義是地下的墳墓,用來形容人已經死亡并埋葬在地下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地岊一詞多用于描述死亡、埋葬和喪葬等與死亡相關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地岊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些事物或觀念被完全淘汰或遺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地岊一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一書中,該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哲學文獻。在《淮南子·天文訓》中有一句話:“地岊存者,喪祭之也。”意思是說地下的墳墓是用來舉行喪葬儀式的地方。后來,地岊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地下的墳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地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父親去世后,葬在了家鄉的地岊里。
2. 這座古墓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地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地岊這個成語,可以將其分解成兩個部分,地和岊。地可以聯想到地面,而岊可以聯想到墓地。將這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就可以記憶地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喪葬儀式的傳統和習俗,以及與喪葬相關的其他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昨天在鄉下看到了一座地岊,好大好神秘!
2. 初中生(13-15歲):他去世后,我們把他埋葬在了地岊里。
3. 高中生(16-18歲):這座地岊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墓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