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閣
基本解釋
清 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在 北京 圓明園 內。 乾隆 四十年(1775年)修建, 咸豐 十年(1860年),為 英 法 聯軍焚毀。
成語(Idiom):文源閣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yuá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文源閣是指文化傳承的源泉和寶庫,也代表著學問淵源深厚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源閣源自明代文學家楊慎所著《文源閣叢書》。成語中的“文源”指文化的源頭,而“閣”則是指保存文化的地方。因此,文源閣比喻存有豐富文化知識的地方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源閣常用于形容有深厚學問的人或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文源閣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學家楊慎。他在《文源閣叢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文化、歷史、文學等知識,成為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學術著作。后來,人們通過這本書將“文源閣”用來形容有深厚學問的人或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源閣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為“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文源閣,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學,他都非常了解。
2. 這家博物館真是一個文源閣,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貴的文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文學、歷史相關的內容進行聯想,比如想象一個充滿了書籍和文化知識的閣樓,形象地展示了文源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閱讀相關的書籍或參觀博物館,可以對文源閣的含義有更深入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的時候就像是一個文源閣,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
2. 初中生:圖書館是一個文源閣,里面有很多書籍可以供我們學習。
3. 高中生:這位教授真的是一個文源閣,他的學問非常淵博。
4. 大學生:這個博物館收藏了很多珍貴的文物,真是一個文源閣。
5. 成人:這家書店有很多好書,我每次去都像是進入了一個文源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