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警
成語(Idiom):賊警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éi j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虛恐懼,像賊一樣小心謹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賊警是由“賊”和“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賊指竊賊,警指警惕。賊警形容人心虛恐懼,行動小心謹慎,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或抓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賊警一詞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對風險或困難時的小心謹慎態(tài)度。可以用來形容人在做違法、違規(guī)行為時的緊張和不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面對重要考試、面試或公開演講等重要場合時的謹慎和緊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年》中有一則故事。公元前720年,晉國大夫荀息在晉桓公的宴會上,他的妻子把一只玉杯放到他的衣袋里,想試探他是否會偷偷拿走。荀息雖然察覺到了,但他卻沒有當眾拿出來,而是一直保持警惕,直到離開宴會后才把玉杯還給了妻子。這個故事流傳開來,后來就用“賊警”來形容人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違法活動時總是賊警一樣,生怕被人抓到。
2. 考試前,他整夜都賊警地復(fù)習(xí),生怕考不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賊在黑暗中行動時的小心謹慎,警惕著周圍的動靜,從而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做一些違法或者重要的事情時,會像賊一樣小心翼翼,警惕著周圍的環(huán)境。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小心謹慎相關(guān)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在考試前,我總是賊警地復(fù)習(xí),生怕考不好。
2. 初中生:我出去玩的時候,爸爸總是賊警地盯著我,生怕我出事。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每天都賊警地備考,生怕落下任何一個知識點。
4. 大學(xué)生:在面試時,我舉止賊警,生怕給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