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木公
基本解釋
隱語。指瓦松。 宋 陶穀 《清異錄·草》:“瓦松穢屋,為不材之草。有門坐離合為四字,曰‘一元木公’。實不稱名瓦松。蓋白日登天,可以下視百草矣。”
成語(Idiom):一元木公
發音(Pronunciation):yī yuán mù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事物不受任何外界影響或干擾,保持獨立自主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元木公是由“一元”和“木公”兩個詞組成的。一元表示單一、獨立,木公是指一種樹木,寓意堅固、不倒。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或事物能夠保持獨立自主的狀態,不受外界的干擾或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壓力時能夠保持冷靜、堅定,不輕易屈服或被動。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獨立發展,不受外界干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尚未發現有關一元木公的具體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境時,他始終保持一元木公的態度,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個小店雖然規模不大,但一元木公地經營著,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形象進行聯想,想象一個堅固的樹木獨立地站在原地,不受任何外力影響,象征著一個人或事物的獨立自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用法和相關的類似成語,如“巋然不動”、“獨善其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要像一元木公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受別人的影響。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考試的壓力,我要保持一元木公的心態,不被困難擊倒。
3. 高中生(16-18歲):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我要像一元木公一樣,堅定地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目標。
4. 大學生(19歲以上):在創業的道路上,我要保持一元木公的精神,獨立自主地經營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