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賈
成語(Idiom):寇賈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ji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盜匪、強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寇賈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寇指的是盜賊、強盜,賈指的是商人、商賈。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盜匪、強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寇賈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行為惡劣、貪婪、不法的人。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以非法手段獲取財富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做生意不誠信的商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寇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其中有一句話是:“齊景公待寇賈之間,田常人也。”意思是說齊景公待寇賈之間,就像是待田常人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齊景公待寇賈和待普通人一樣,沒有任何區別。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并成為了用來形容盜賊、強盜的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寇賈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寇和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治安很差,經常有寇賈出沒。
2. 這個商人以次充好,真是個寇賈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寇賈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強盜(寇)搶劫了一個商人(賈)的財物,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寇賈相關的成語,如寇盜、盜賊等,可以幫助加深對寇賈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叔叔抓住了一個寇賈,保護了我們的安全。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治安太差了,到處都有寇賈出沒。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寇賈,我們應該加強法律的執行力度。
4. 大學生:商場里的一些商販以次充好,簡直就是寇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