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秧元
基本解釋
方言。指插秧的第一天。 高曉聲 《李順大造屋》:“長年養雞不吃蛋;清明買一斤肉上墳祭了父母,要留到端陽腳下開秧元才吃。”
成語(Idiom):開秧元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yāng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歷二月初八,也就是立春后的第一個庚日,是農民開始耕種、開墾田地的日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秧元是中國農民傳統的節氣,它標志著農田的開始,農民們開始耕種、播種,為一年的豐收奠定基礎。開秧元也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代表新的希望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秧元常用于描述農田的開始,也可以用來比喻事業的開端、新的開始或者計劃的實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秧元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農耕社會,農民們在立春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耕種,開墾田地。這個節氣被賦予了象征農田開始的意義,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比喻事業開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秧元的結構是“開”、“秧”、“元”三個字組成的,其中,“開”表示開始,“秧”指田里的秧苗,“元”表示第一個,合在一起表示開始種植的第一個庚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立春后的第一個庚日,農民們紛紛趕往田地,開秧元耕種。
2. 我們的項目計劃在今年的開秧元正式啟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開秧元”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農民們在立春后的第一個庚日,興高采烈地趕往田地,開始種植莊稼,為一年的豐收奠定基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農耕文化和農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和農田、農耕相關的成語和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開秧元是農民種地的開始。
2. 初中生:開秧元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
3. 高中生:我們計劃在開秧元啟動社團活動。
4. 大學生:開秧元是農耕文化中重要的節氣。
5. 成年人:我希望在今年的開秧元開始新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