櫳門
成語(Idiom):櫳門(lóng mén)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門戶緊閉,不讓人進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櫳門是指門戶緊閉,不讓人進出的狀態。這個成語比喻不讓人接近或參與某個活動,也可以表示封閉、不通人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櫳門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體或個人對外界的封閉態度,也可以用來表示某個場所不容易進入或參與。例如,可以用在描述一個組織不讓外人加入,或者一個人對別人的幫助和友情都拒之門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秋水》中有一段描述:“澤之于水也,至矣而不可息也。門之掩也,至矣而不可開也。”這段話意味著水池的水已經滿到了最高點,無法再注入更多的水,門的掩閉也無法再打開。后來人們將“門之掩也”引申為“櫳門”,形容門戶緊閉,不讓人進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櫳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外界的事情總是櫳門緊閉,不愿意與人交流。
2. 這個組織對于新成員的加入一直都是櫳門狀態。
3. 她的心里櫳門緊閉,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和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櫳門”聯想成門戶緊閉的狀態,或者將其與“門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櫳門”相關的成語,如“閉門造車”、“閉門羹”等,以擴展對成語的學習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狗狗從小不喜歡和陌生人玩,總是櫳門緊閉。
2. 初中生:他總是對別人的好意櫳門緊閉,不愿意接受幫助。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學生會組織一直都是櫳門狀態,不愿意讓新生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