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拔山舉鼎
發音(Pronunciation):bá shān jǔ d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力量非凡,能夠完成困難的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拔山舉鼎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拔山指的是能夠把山拔起來,舉鼎指的是能夠把鼎舉起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力量非凡,能夠完成困難的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的能力非常強大,可以完成一些非常困難的任務。可以用在贊揚某人的能力,或者形容某人的壯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著很高聲望的將領,他力大無窮,有一次他在樊城城樓上看見遠處有個山丘,他一下子就想把山丘拔起來。他用力拔了幾次,雖然沒有真的拔起來,但是他的壯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人們就用“拔山舉鼎”來形容他的力量和壯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拔山舉鼎是一個四字成語,形式為“拔山 + 舉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勇氣和毅力真是拔山舉鼎。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像拔山舉鼎一樣堅定不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力拔起山丘,然后又舉起了一個巨大的鼎,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力量和壯舉相關的成語,如力挽狂瀾、力不從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力量就像拔山舉鼎一樣強大。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拔山舉鼎一樣堅持下去。
3. 高中生:他的壯舉就像拔山舉鼎,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