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裘
基本解釋
謂父子世代相傳的事業。 唐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相門連戶牖,卿族嗣弓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繼》:“詩情爽激,多金玉音,蓋其累代詞伯,積襲弓裘,其於為文,不雕自飾,豐姿清逈,有道者風。”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團圓》:“奕葉生輝,念弓裘在吾當力繼。”參見“ 弓冶 ”。
成語(Idiom):弓裘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胸狹窄,不愿意寬容和包容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弓裘,古代的一種弓套,用來保護弓弦。成語“弓裘”比喻人的心胸狹窄,不愿意寬容和包容他人,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不愿意接納外界的不同意見和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心胸狹窄,不愿意接納他人的意見和觀點。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些固執己見、不愿意改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弓裘”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源于古代的弓術。在古代,弓是一種重要的武器,弓裘是保護弓弦的工具。后來,人們將這個詞用于比喻,形容人的心胸狹窄,不愿意寬容和包容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弓裘”,表示人的心胸狹窄。無其他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外界的看法和意見毫不關心,真是個弓裘之人。
2. 他的思想觀念非常狹隘,完全是個弓裘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弓裘”與狹窄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弓套緊緊地包裹著弓弦,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心胸狹窄,不愿意接納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成語的學習資源,如《成語典故詞典》等。通過閱讀成語故事和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從小就對陌生人很害怕,不愿意和他們交流,真是個弓裘之人。
2. 初中生:他總是只聽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建議完全不理會,真是個弓裘之人。
3. 高中生:他對異性的看法非常狹隘,只相信自己的觀點,真是個弓裘之人。
4. 大學生:有些人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完全不開放,就像是弓裘一樣,不愿意接納外界的不同意見。